边角地变“希望田”

2023-07-07 07:08:55来源:云南日报


(资料图)

近期,临翔区多措并举,积极探索“小田并大田”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模式,引领农业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抱团发展”,促进农田增效、农业增产、集体增收、农民致富。

“以前我家的地,不仅零星分散,坡度还很大,难以实行机械化,再加上浇水困难,劳动力成本不断升高,种地即使不赔本,每亩也赚不了几个钱,外出务工又放心不下家里的老人和小孩。现在好了,在政府和村干部的带领下,我们进行土地整治开发,荒地变耕地,小田并大田,可以直接将机械开进地里进行耕作,既节约了成本又能提高作物产量。”平村乡村民李大哥谈起土地整治后的变化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
平村乡是临翔区东南部澜沧江畔的一个乡镇,受复杂地形限制影响,多年来存在农田灌溉“引水难”、农业机械“通行难”、精耕细作“管理难”、作物产能“提高难”的窘境。为缓解这一农业生产发展难题,该乡坚持党建引领,围绕全市基层党建“一廊一带一片一道”建设总体布局,以红色引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,对辖区内撂荒地、边角地等小块零星地进行规划管理,鼓励种植大户流转土地发展产业,将小、散、乱的陡坡地、撂荒地、边角地整理成为集中连片的特色产业种植基地,有效推进农业产业机械化、规模化、标准化进程。

“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,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外流,谁来种地,怎么种好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。”平村乡永平村委会副主任沈万新满脸愁容地说道。

为解决农业生产所面临“后继无人”的尴尬处境,平村乡永平村组织村两委成员带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。吸纳农村党员骨干带地入社,以地为股,带头流转土地发展特色产业。同时,引进企业与合作社合作,通过企业与合作社签订供销合同,合作社与农户签订订单协议的“双向承诺”模式,建立“企业-合作社-农户”之间的“双绑”利益联结机制,确保农产品种得好、销得出、卖得值。

“像我家这样只有我一个劳动力的家庭,把土地流转出去以后,省心省力、有地租收、能就近务工的同时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老人和小孩,土地也不会荒废,真是一举多得啊!”换良村“单亲妈妈”吴大姐将自家50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开心地说道。

据平村乡农服中心主任介绍,近年来,平村乡通过平整土地种植特色产业1200余亩,提升产值260余万元,预促村集体经济增收14万元,曾经的撂荒地、边角地变为了如今充满生机的“希望田”。

临翔区以耕地占补平衡、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为契机,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及农户意愿,目前已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8个,实现新增耕地1510.67亩、水田2792.62亩,新增粮食产能103.5万公斤,提升产值517.5万元,在延伸产业链、充分盘活土地资源的同时增加了村民和村集体收入,提升了土地“含金量”,为全面推进临翔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